@font-face{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 @font-face{ font-family:"宋體"; } @font-face{ font-family:"Calibri"; } @font-face{ font-family:"新宋體"; } @font-face{ font-family:"黑體"; } @font-face{ font-family:"楷體_GB2312"; }" />
《中國給水排水》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交流會(第三屆)暨2015華衍水質論壇
近年來,供水水質問題日益嚴峻,水質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理問題持續得到廣泛關注,針對水質監測、應急技術、給水深度處理等全國各地都展開了相關實踐,相關的飲用水處理新技術、新材料也是層出不窮。另外,2014年南水北調東線、中線相繼通水,其實際運行情況也廣受關注。為了促進行業發展和交流,指導行業發展導向,《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與建設部城市供水水質監測中心、華衍水務(中國)有限公司于2015年11月7日—9日在江蘇蘇州舉辦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交流會(第三屆),會上邀請行業權威專家,通過專題報告、現場論壇等形式,就大家關心的熱點問題展開深入探討,敬請關注和參與。
主辦單位:《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
建設部城市供水水質監測中心
江蘇省城鎮供水安全保障中心
蘇州市水利(水務)局
華衍水務(中國)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蘇伊士環境水務工程亞洲
臺州中昌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珠海九通水務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立昇凈水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江蘇新紀元環保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天津水與燃氣信息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支持媒體:中國水業網(www.water8848.com)、亞洲環保雜志 點綠網(www.inggreen.com)、《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網站(www.watergasheat.com)、
一、會議時間及地點
時間:2015年11月7日—9日(11月7日全天報到)
地點:蘇州吳江賓館(吳江區鱸鄉南路2155號,0512-63420888,吳江公園東側約300米)
二、日程安排
11月7日(周六)全天報到
11月8日(周日)上午8:00-12:00
08:00-08:30 開幕式 主持人湯陽(吳江華衍水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教高)
08:30-10:00 報告主持人:林財富 教授
08:30-09:00 飲用水水質標準體系研究 宋蘭合(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水務與工程院 副總工程師)
09:00-09:30 飲用水處理過程中消毒副產物控制技術研究現狀與發展 劉文君(清華大學環境學院 教授/黨委副書記)
09:30-10:00 重視飲用水的用戶可接性的一些思考 王如華(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教高/副總工程師)
10:00-10:30 茶歇及合影
10:30-12:00 報告主持人:宋蘭合 副總工
10:30-11:00 國家“十二五”水專項實施情況回顧及“十三五”水專項展望 尹大強(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教授/副院長)
11:00-11:30 分子生物技術在飲用水水源產臭及產毒藻類監測之應用 林財富(臺灣成功大學國際水質研究中心 教授)
11:30-12:00 水廠運行管理中典型問題的應對 高乃云(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教授/博導)
下午13:30-15:30 報告主持人:高乃云 教授
13:30-13:55 南水北調水源凈水關鍵技術 顧軍農(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水質中心 總工)
13:55-14:20 南水北調山東受水區城市供水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賈瑞寶(山東省城市供排水水質監測中心 主任/研究員)
14:20-14:40 離子色譜在飲用水安全監測中的應用 劉菊(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應用工程師)
14:40-15:05 納米水合二氧化錳氧化水中鹵代酚類有機物的特性研究 趙吉(華衍水務<中國>有限公司 博士/水質管理工程師)
15:05-15:30 多水源切換供水模式下管網水質穩定性的評價方法探討 石寶友(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研究員/博導)
15:30-15:40 茶歇
15:40-18:00 報告主持人:賈瑞寶 主任
15:40-16:00 擴建后的揚州第一水廠運行與維護 鄭全興(揚州自來水安裝工程公司 總工/高工)
16:00-16:20 水平管沉淀技術在高濁及低溫低濁水廠的應用 張建國(珠海九通水務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16:20-16:40 水廠排泥水優化及處理 程忠紅(蘇伊士水務工程亞洲<原得利滿> 技術推廣經理)
16:40-17:00 安全健康直飲水技術及裝備生產工廠 丁南華(江蘇新紀元環保有限公司 董事長)
17:00-18:00 現場專家訪談,主題:飲用水安全及南水北調相關內容
11月9日(周一)上午8:00-9:40報告主持人:楊敏 研究員
08:00-08:25 飲用水常規處理工藝的優化管理與技術改造升級 馬軍(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 教授/副院長)
08:25-08:50 飲用水處理技術發展狀況及前瞻性技術飲用前景分析 楊敏(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副主任)
08:50-09:15 深度處理工藝的必要性及選擇 陳國光(上海市供水調度監測中心 教高)
09:15-09:40 DF納濾膜技術在飲用水深度處理中的飲用 俞開昌(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博士/教高)
09:50-12:10 報告主持人:馬軍 教授
09:50-10:15 誘導VBNC狀態:消毒工藝對細菌的睡美人效應 于鑫(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中心 主任/研究員/博導)
10:15-10:40 兩種不同超濾組合工藝在東營南郊水廠中的應用 紀洪杰(東營市自來水公司
副經理/高工)
10:40-11:00 超濾膜技術在市政給水廠中的應用進展 陳杰(海南立昇凈水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博士/總經理助理)
11:00-11:20 微絮凝-深床生物濾池在水廠升級改造中的應用 丁云鶴(臺州中昌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11:20-11:45 水源季節性、重污染的城市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研究與示范---淮河淮南段低溫、低濁、高氨氮、高耗氧量水處理技術應用 曹平(北京首創清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高工)
11月9日(周一)下午吳江二水廠參觀及考察
三、會務組聯系方式
彭秀華 022-27835707 13920835820 pengxiuhua521@126.com QQ:155360803
孔紅春 022-27835913 konghongc@163.com
四、會議費及交通方式
普通參會人員為1600元/人(含會務、資料、場地及餐費等),廣告宣傳企業參會人員為2000元/人。住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458元/天(含早餐)。
網址鏈接:http://www.watergasheat.com/conews.asp?id=1064
交通路線:(吳江賓館位于吳江公園東側300米左右)
上海虹橋機場:
① 2號航站樓旁的上海客運西站(即長途汽車站)有直達吳江的大巴,到吳江汽車站后再乘公交車102路、111路或201路到吳江賓館下,約3.4公里;上海虹橋機場到吳江約87.2公里,打車約237元(途經:滬渝高速公路,常臺高速公路)。
上海虹橋長途西站(上海虹橋機場客運站)至吳江的班車發車時間(總行程約2 h):
07:10、07:50、08:40、09:20、10:00、10:50、11:40、12:30、13:20、14:10、15:00、15:50、16:30、17:30、18:30、19:31
② 2號航站樓步行10分鐘到上海虹橋高鐵站,乘高鐵到蘇州北站下車,再步行5分鐘到蘇州北站汽車站坐大巴到吳江汽車站下,從吳江汽車站打車到吳江賓館約3.4公里,約15元(或乘公交車102路、111路或201路至吳江賓館下車)。
③ 1航站樓,坐地鐵10號線到虹橋高鐵站,再坐虹橋到蘇州北的高鐵,到蘇州后步行5分鐘到蘇州北站汽車站坐大巴車到吳江汽車站下,然后打車到吳江賓館約3.4公里,約15元(或乘公交車102路、111路或201路至吳江賓館下車)。
浦東機場:
乘坐地鐵2號線東延至廣蘭路下車(浦東國際機場-廣蘭路) ,.乘坐地鐵2號線至虹橋火車站下車(廣蘭路-徐涇東),.至虹橋長途西站乘坐吳江班車至吳江汽車站,.至吳江汽車客運站后乘坐102路、111路或201路至吳江賓館下車。總行程約4小時。
碩放機場:
機場乘坐班車至蘇州火車站北廣場,機場乘車點在機場候機樓一樓國內到達門外北側。乘車時間:10:15、11:30、13:00、14:15、15:15、16:10、17:40、 19:30
蘇州火車站乘坐地鐵2號線至寶帶橋南站1號口出站 ,出站往西走500米至迎春南路,往南拐200米至適新科技公交站臺,.乘坐92路公交車至吳江賓館站下車。總行程約3小時。
蘇州北站:
線路一:步行5分鐘到蘇州北站汽車站乘大巴車到吳江汽車站下,然后打車到吳江賓館約3.4公里,約15元(或乘公交車102路、111路或201路至吳江賓館下車)。
線路二:蘇州火車北站乘坐地鐵2號線至寶帶橋南站1號口出站,.出站往西走500米至迎春南路,往南拐200米至適新科技公交站臺,.乘坐92路公交車至吳江賓館站下車。總行程約2.5小時。
蘇州火車站:
蘇州火車站乘坐地鐵2號線至寶帶橋南站1號口出站,.出站往西走500米至迎春南路,往南拐200米至適新科技公交站臺,乘坐92路公交車至吳江賓館站下車。總行程約2小時。
五、參觀水廠簡介
吳江第二水廠總設計供水規模為60萬噸/天,全廠面積325畝,目前一期工程設計供水規模為30萬噸/天(一期230畝),第二水廠的構成從地理位置分布上可以分為兩個板塊:水源廠和凈水廠。目前取水口有兩個:太湖取水口、應急水庫取水口,運行工藝為常規工藝加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主要工藝設施包括配水井及預臭氧接觸池、靜態混合折板絮凝及平流沉淀池、砂濾池、后臭氧接觸池及活性炭濾池、加氯間、加礬間等。
參會回執表,請與會務組聯絡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