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號:       密碼:       驗證碼:     看不清?

2020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一屆)同期召開中國無廢城市建設及固廢資源化利用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大會邀請函當前位置:首頁 > 展會信息 > 正文


共創  共生 共贏-- 
鼎力打造中國無廢城市建設及固廢資源化利用核心品牌生態圈 

時間2020年4月, 第一天報到,第二、第三天會場研討,第四天參觀工程

地點陜西省西安市(具體酒店待定)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中國給水排水

亞洲環保

西安水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水務(集團)生物質能源發展有限公司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

德國施維英機械有限公司  

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蘇伊士新創建有限公司

上海復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普拉克環保系統(北京)有限公司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國家污泥處理處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中國給水排水品牌委員會

《亞洲環保》 

中國水業網(www.water8848.com )

支持單位:

《給水排水》雜志

國際水協污泥專家委員會 

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污泥安全處置與資源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萬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天津壹新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機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給水排水戰略聯盟

中國污泥處理處置戰略聯盟

中瑞(天津)環境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中德水環境與健康研究中心

天津市華博水務有限公司

斯坦福大學威廉與克羅伊?科第伽資源回收研究中心 (William & Cloy Codiga Resource Recovery Center at Stanford University)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臺灣交通大學、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北京建筑大學城市雨水系統與水環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中—荷污水處理技術研發中心 等 


支持媒體:《中國給水排水》雜志、中國水業網( www.water8848.com )、《環境衛生工程》雜志、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網站、中國水網、慧聰水工業網、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必高環保人才網、亞洲環保雜志 、水處理技術雜志等.

 

為貫徹落實國家在經濟發展中對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新要求,醞釀多年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頒布。該計劃強調水質、水量和水生態的一體化管理,預計到2020年中國水處理投資可2萬億元。 隨著水行業企業迎來發展黃金時代,2020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一屆)也將進入發展新階段。

 

近年來,隨著我國污水處理能力的快速提高,污泥量也同步大幅增加。截至2019年2月底,全國設市城市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5500多座,污水處理能力達2.04億立方米/日,年產生含水量80%的污泥5000多萬噸(不含工業污泥4000多萬噸)。“水十條”規定,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應于2020年底前達到90%以上。而根據調研結果顯示,我國污水處理廠所產生的污泥,有70%沒有得到妥善處理,污泥隨意堆放及所造成的污染與再污染問題已經凸顯出來,并且引起了社會的關注。社會的關注促使國家不得不對污泥的處理處置重視起來,國家的重視又促使了污泥處理處置市場步入快速發展階段。 住建部明確要求:各地要按照“綠色、環保、循環、低碳”的污泥處置技術路線,督促落實城市人民政府規劃建設的主體責任,合理選擇工藝,加快設施建設。各級排水主管部門要依法加強監督檢查,督促污泥處理處置單位嚴格按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要求,對污泥去向、用途、用量等進行跟蹤、記錄和報告;對非法污泥堆放點要一律予以取締,不滿足防護要求的污泥臨時堆放點要限期完成達標改造;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轉移、傾倒、處置污泥的,要嚴格依法處罰。要打通污泥無害化產物的出路,“以資源化帶動產業化”,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和運營。對于我國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發展有重要指導意義。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水平,了解國內外污泥處理處置的現狀、前景與發展趨勢,切實達到污泥無害化、減量化、穩定化、資源化的要求,避免由此引起的二次污染,《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聯合 西安水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西安水務(集團)生物質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德國施維英機械有限公司、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蘇伊士新創建有限公司、普拉克環保系統(北京)有限公司、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國際水協污泥專家委員會等單位決定舉辦“2020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一屆)”。屆時將邀請有關單位領導和專家到會作主題報告,針對污泥處理處置的標準實施、成熟工藝及設備運行經驗、污泥處置政策等問題進行解答和研討交流,同時為相關單位搭建推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與綜合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平臺。 

 

本次會議將邀請國內外排水行業設計、科研、運營單位、建設單位的領導、知名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國內外知名機構和企業參會并作學術交流。

 

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于2010年(第一屆,秦皇島)、2011年(第二屆,青島)、2012年(第三屆,大連)、2013年(第四屆,上海)、2014年(第五屆,長沙)、2015年(第六屆,宜興)、2016年(第七屆,天津)、2017年(第八屆,北京)、2018年(第九屆,保定)、2019年(第十屆,上海)分別在秦皇島、青島、大連、上海、長沙、宜興、天津、北京、保定、上海 舉辦了第一至十屆污泥處理處置高級研討會,此次是第十一屆,在大家的關心和支持下,它已成為業內具有較大影響力和規模最大的污泥處理處置行業會議。


一、大會運作原則和目標

本屆大會按照專業化、高規格、高水平的要求,突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特色。

 

邀請污泥處理處置各個研究方向的知名專家學者和主要單位代表,辦成中國規模和影響力最大、最專業的行業盛會。


二、大會形式

本屆大會以會議研討交流為主(約60個專家報告)和現場參觀典型工程 為輔助的形式。 

 

三、大會征稿主題

1、各地城鎮污泥處理處置的概況及規劃(工程信息和工程實例介紹);

2、城鎮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標準解讀及政策探討;

3、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的設計經驗;

4、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研究與工藝選擇;

5、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管理經驗探討;

6、污泥生物堆肥與土地利用技術及工程實例;

7、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干化技術研究與應用;

8、流化床污泥焚燒爐技術及應用;

9、熱電廠、水泥廠等工業領域摻燒城市污泥的應用實例;

10、污泥厭氧發酵/工業化生物制氣技術與裝備;

11、污泥中溫厭氧消化技術與裝備;

12、污泥固化穩定化技術與裝備;

13、國內外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及工程實例,設計經驗,調試、運行管理經驗等;14、高效污泥脫水技術與裝備;

15、污泥輸送技術與設備;

16、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調研報告和市場分析;

17、自來水廠污泥的處理及處置;1

8、工業污泥處理及處置/工業園區污水污泥處理處置/村鎮污水污泥處理及資源化利用; 

19、國家“十三五”城鎮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規劃的總體思路及投資熱點;

20、污泥干餾,污泥碳化,污泥減量化、資源化利用技術;

21、黑臭水體及坑塘污水污泥治理和工程案例。

22、污泥處理處置升級改造技術及工程案例。

23、智慧水務、智慧環保、智慧污泥處理處置等。24、中國污水污泥綜合治理投資運營管理公司(機構), 設計院(公司), 總承包公司,工藝技術專業公司,裝備、材料、藥劑供應商等單位名錄匯編。25、青年創新技術成果、專利 、解決方案等展示交流對接(利用 會議論文集 、網站 、微信平臺 、會議現場展板等 )。

26、無廢城市環境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標準、技術及案例

27、其他相關主題(如除臭、滲濾液處理、水環境綜合治理等)。


附件:2019年的部分技術報告:

(播放PPT的屏幕比例為 16:9的寬屏 )

領導致辭:
同濟大學前校長、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資深教授  高廷耀 先生 致辭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吳凡松 總經理 致辭
(主持人: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總工/教授級高工 鄭興燦  博士  )

題  目: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研究進展及工藝路線選擇 
報告人:戴曉虎,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
中心主任,中組部千人計劃國家特聘專家教授,麥迪遜大學教授 

題  目:污泥資源產品精致化——碳與氮要選邊?
報告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原巡視員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 理事長 張悅  教授 (張悅 先生 曾任住建部城鎮水務管理辦公室主任、城市建設司巡視員、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等職務。長期從事城市供水、節水、污水、污泥和垃圾處理等方面的技術和行政工作。)

題  目:“高壓帶式TJSD連續污泥深度脫水設備+低溫干化”聯用污泥處理技術 
報告人:上海中耀環保實業有限公司 /上海申耀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題  目:污泥資源化利用的瓶頸與方向  
報告人: 清華大學 環境學院  王凱軍  教授 


題 目: 景津壓濾機污泥裝備在污泥行業中的應用 

報告人:景津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姜桂廷 董事長


題 目:污泥催化濕式氧化工藝介紹
報告人:浙江向善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胡雁龍 總工程師  

題  目: 污泥熱解技術示范工程研究
報告人:哈爾濱工業大學 許國仁 教授 國家“萬人計劃”專家

  目:低進水VSS/TSS比率對污泥產量的影響
報告人:曹業始--新加坡公用事業局(PUB)前首席專家,國際水協會會士(IWA Fellow), 國際水協會營養物去除和回用專家領導小組成員,世界銀行環境顧問
共同作者:Daigger G.T.  密西根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水協(IWA)和美國水環境聯盟(WEF)前主席  
作者:曹業始,Daigger G.T.
摘要:污泥處理和處置是目前我國污水處理瓶頸之一。2017年全國污泥產率高出正常污泥產率值約50%。進水中低VSS/TSS比是造成這現象決定因素。本演講就此結合實際數據和數學模擬進行了定量化說明,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主持人:  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李金河   總工 )

題  目:污泥基生物炭混燒技術與環境面向  
報告人:臺灣交通大學  黃志彬  講座教授

題  目:容積式堆肥與污泥回歸良性物質循環報告人: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    朱向東   副總經理 

題  目:低溫熱泵干化技術市政污泥及工業污泥運用和注意事項
報告人:廣東力達環境技術有限公司   周丁熙  董事長  

題  目:普拉克市政污泥及有機垃圾厭氧處理技術及案例分享
報告人:普拉克環保系統(北京)有限公司  傅強  銷售經理 

題 目:艾爾旺AAe技術及裝備在污泥處理領域的應用 
報告人: 艾爾旺新能源環境有限公司  柳才華  副總經理 

題  目:熱水解高級消化處理污泥的新進展 
報告人:康碧環境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鄧締 銷售經理   

題  目:恩薩污泥處置核心技術裝備及應用案例  報告人:北京恩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馮磊 技術市場經理  


題  目:污泥強化脫水耦合資源化技術體系構建 

報告人:北京環球中科水務科技有限公司  張偉軍  副教授  


題  目:低運行成本的污泥干化技術之道

報告人:上海仁創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石文政  總經理 


題目 :污泥低溫干化技術與項目應用 
報告人:廣州晟啟能源設備有限公司 譚吉祥 總監 

題  目:新型連續生物焦吸附再生裝置及瑞典污泥分析儀表介紹
報告人:天津機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謝小東 技術經理 

題  目:德國諾姆里希污泥熱解技術介紹與應用
報告人:Prof. Numrich GEV  曹臻  項目經理

題  目:緩解污泥圍城的困局—蘇伊士污泥焚燒及前處理工藝 
報告人:蘇伊士新創建有限公司  程忠紅 技術推廣經理  

題  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探討 
報告人: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李成江 顧問總工

題  目: 游離亞硝酸(FNA)預處理剩余活性污泥提升厭氧污泥消化池處理能力
報告人: 華南師范大學 環境科學研究所  張立國  博士  副教授/副所長

題目:施維英脫水污泥泵送系統及料倉存儲系統技術和工程應用
報告人:上海施維英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張良  總監
抽獎獎品【華為筆記本電腦等】由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等單位 贊助提供)

主持人:杭世珺 北控水務集團 顧問總工程師、技術委員會主任

題  目:污泥厭氧消化產氣增效及產物出路研究    
報告人: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李金河 總工 

題  目:上海中心城區污泥處理的探索與思考
報告人:上海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  陳廣  副總經理 

題  目:污泥熱水解+厭氧消化技術的能源化利用及發展前景
報告人:北京北排建設有限公司  鄧茜 高級技術經理

題  目: 首創污泥服務模式與實踐探索
報告人: 北京首創污泥處置技術有限公司  梁遠  總經理 / 顏瑩瑩 技術總監

題  目:我國污水污泥處理處置解析及上海實踐探索    
報告人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胡維杰   三院總工
抽獎(獎品【華為筆記本電腦等】 由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等單位 贊助提供)


(主持人:天津市華博水務有限公司  陳凡陣  研究員級高工  


題 目: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理的最新技術一一利用煙氣余熱的污泥低溫干化(以廢治廢、節能減排、“泥”“霾”共治)
報告人:浙江大學 地球科學學院  翁煥新  教授

題  目:基于連續熱水解+厭氧消化的生物質污泥處理技術    
報告人:北京潔綠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張鋒   研發總監

題  目:安德里茨公司上海白龍港項目污泥焚燒技術    
報告人:安德里茨(中國)有限公司  化學制漿及動力技術部  張勇  總經理

題  目:基于有機無機分離技術的污泥全面資源化工藝綜合應用及工程實踐
報告人:天津壹新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王學科  總經理/高級工程師

題  目: 超低能耗無臭氣干化新技術——污泥無熱干化技術
報告人:秦皇島尼科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張曉春  教授

題  目: 新型污泥深度脫水系統
報告人:上海同臣環保有限公司  劉道廣  副總裁 

題  目: 沼氣提純技術及運營 
報告人:北京三益能源環保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宋麗  產品經理 


  目:帶式污泥干化機在污泥減量過程中的熱平衡 

報告人:南通愛可普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陸建國 總經理

題  目: 深耕城鎮污泥炭化技術,開拓有機固廢協同處置 
報告人: 安徽通源環境節能股份有限公司  何光亞  技術研發部部長/高工 

題目:竹園片區污泥處理處置擴建項目匯報
報告人: 北京藝高人和工程設備有限公司  胡文韜  副總經理 

題  目:污泥深度脫水與衛生填埋    
報告人:同濟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趙由才  教授 /博導 

題  目:河道淤泥綜合治理技術探討及工程案例分享   
報告人: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楊家軒 高級工程師
(主持人: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環保技術與裝備研究所  王濤 副總工 研究員級高工 )

題  目: 污泥焚燒無須顧慮尾氣污染物 
報告人:北京建筑大學  郝曉地 教授  (郝曉地,男,山西柳林人,教授,從事市政與環境工程專業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污水生物脫氮除磷技術、污水處理數學模擬技術、可持續環境生物技術。現為國際水協期刊《WaterResearch》區域主編(Editor)) 

題  目: 能量自給型污泥干化焚燒及尾氣處理技術
報告人:哈爾濱華崴重工有限公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別如山   技術總監/教授   

題  目:多段回轉發酵艙式污泥高溫好氧發酵技術及工程應用
報告人: 上海萬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史東明  總經理 

題  目: 低溫真空脫水干化成套技術的工程設計與應用 
報告人: 上海復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許太明  總經理 

題  目:城市污泥與餐廚垃圾資源協同回收技術研發
報告人: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汪印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題  目: 城市污泥治理之巴安戰略
報告人: 上海巴安水務股份有限公司  張春霖  董事長 

題  目:市政污泥一體化連續炭化處置及資源化利用
報告人: 湖南鼎玖能源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姜良軍 總經理 

題  目:污泥低溫干化的應用與前景 
報告人:廣東派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李相宏  董事長  

題  目:新能源污泥處理處置工藝介紹 
報告人:山東福航新能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孫紅波 副總經理  

題  目: 污泥監測新技術與應用 
報告人:上海在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李金磊  CEO

題  目:沃根瑞污泥倉式好氧發酵技術應用  
報告人:中大萬邦(廈門)有機質科技有限公司   詹技靈  總工 

題  目:原位生態治理黑臭淤泥污泥技術
報告人:  江蘇鑫泰巖土科技有限公司  金亞偉  總經理(溫州大學特聘教授)

題  目:基于土地利用的市政污泥穩定化技術優化及生態風險管控 
報告人:同濟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楊長明 教授

題  目:從洛陽兩期工程設計看中國污泥堆肥技術發展 
報告人: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環保技術與裝備研究所  王濤 副總工 研究員級高工

題  目:破解產業瓶頸,推動污泥堆肥土地利用

報告人 :北京合清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陳俊 博士

抽獎(獎品【華為筆記本電腦等】由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等單位 贊助提供)

(主持人:天津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季民  教授 )

題 目:污水處理廠污泥脫水處理技術研究與應用 
報告人:朱南文 教授(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上海交通大學環境與工程學院,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技術研究所所長

題 目:微粒塑料污染,防治對策與生物降解創新研究(Microplastics pollution,prevention strategies and biodegradation innovations )   
報告人:斯坦福大學威廉與克羅伊?科第伽資源回收研究中心 吳唯民 教授 博士

題  目:我國污水處理廠污泥中微塑料的分布特征
報告人:上海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李小偉 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題  目:城市污泥厭氧消化處理:挑戰與新機遇  
報告人: 江南大學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 劉和 院長 教授
抽獎(獎品【華為筆記本電腦等】由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等單位 贊助提供) 

 

四、參會人員

1、政府管理部門:建設廳、城建局、各地建委、水務局、環保局(廳)、排水處、海綿辦、開發區管理部門、各地方河湖長單位等。

2、行業協會:國內外知名行業協會學會代表等;各地供水排水協會學會代表等;中國給水排水品牌委員會會員單位代表等。

3、設計單位、工程總承包公司: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院、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院、中國市政工程西南南設計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同濟大學設計院、天津大學設計院、中國能源建設集團、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湖南省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深圳中鐵二局工程有限公司、太原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河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福州城建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鎮江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武漢市勘察設計有限公司、浙江省工業設計研究院、浙江省環科院、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遼寧城建設計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廣東分院、中設設計集團、山東省陽光工程設計院、光大環保技術研究院、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京城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華陸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化學工業部第六設計院)、中國聯合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市市政設計院、凈化集團(玉環)給排水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山東省環科院、青島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華錦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建鐵路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化商務有限公司、中國聯合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水利科學研究院、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武漢市給排水工程設計院、常德市市政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大唐環境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遼寧省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南京市給排水工程設計院、北京京城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等。

4、高校(研究院所): 清華大學、臺灣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同濟大學、天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重慶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建筑大學、河北農業大學城鄉建設學院、江南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香港科大、上海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太原學院、斯坦福大學 威廉與克羅伊?科第伽資源回收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南京河海環境研究院、寧波諾丁漢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原工學院、浙江工商大學、 河北工程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吉林建筑大學、中南大學、江蘇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蘇州科技大學、西安理工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吉林化工學院、大連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華東理工大學、韓國慶北國立大學、浙江大學熱能所 等。

5、各地水務、環保、污泥投資建設運營單位:天津創業環保集團、北控水務集團、北京城市排水集團、北京首創、北京碧水源、啟迪桑德、天津水務集團、成都市興蓉環境、安徽國禎環保、深圳市水務(集團)、上海城投水務、重慶水務集團、東莞市水務投資、廣州市水務投資集團、南京水務集團、杭州市水務集團、武漢市水務集團、沈陽水務集團、廈門水務集團、珠海水務集團、山東水務發展集團、青島水務集團、濟南水務集團、上海巴安水務、中環保水務投資、昆明滇池水務、云南水務、中國水務集團、中國水務投資、粵海水務、威立雅水務、蘇伊士環境集團、中法水務投資、中國光大水務、貴州水務、海口市水務、華衍水務、天津華博水務、中環水務集團、成都排水、首創愛華市政環境、重慶康達環保、江蘇長江水務、鐵漢生態環境、沈陽振興環保、大連德泰小窯灣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成都自來水公司、中美綠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信開水環境投資有限公司、重慶康達環保產業(集團)、中持水務、江蘇大禹水務股份有限公司、銀泰達環保集團有限公司、陜西環保集團、濟寧中山公用水務有限公司、濟南市西區污水處理廠、常州市金壇區城市污水處理有限公司、上海南匯自來水公司、包頭排水公司、中山公用水務、鎮江市水業總公司、國電東北環保產業集團、蘇州工業園區中法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南京中電環保固廢資源有限公司、啟迪桑德環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國惠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環衛集團、湖南軍信環保集團、大連德泰控股有限公司、福建海峽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花都凈水有限公司、國電東北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福州市水務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首都機場動力公司、濟寧中山水務公司、山東公用控股污水公司、湖南新晃污水廠、重慶渝水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建投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城市排水集團研發中心、中海油節能環保服務有限公司、昆明滇池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東營市財金水務有限責任公司、昆明通用水務公司、合肥熱電集團、瀚藍綠電固廢處理(佛山)有限公司、鄭州市污水凈化有限公司、北京首創污泥處置技術有限公司、天津生態城市政景觀有限公司、金州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泰州城北污水處理廠 等。

6、環保、生態環境、污水、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和設備工程公司等。成都德菲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深圳瑞新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市凱威爾環保材料有限公司、湖南北控威保特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徠卡(上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蒂藹歐環保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天津管得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帕斯菲克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華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宜居環境建設有限公司、宇星科技發展(深圳)有限公司、無錫通源環保技術工程有限公司、寧波鴻環土工材料有限公司、湖南鼎玖能源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大萬邦(廈門)有機質科技有限公司 、安德里茨(中國)有限公司、廣東派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鄭州國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愛爾福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在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水管家環保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安德里茨(中國)有限公司、Prof. Numrich GEV 、大連青烏環保、江蘇優聯環境發展有限公司、科尼茲環保科技(大連)有限公司、北排建設、吉林省拓達環保、蘇州四方特種濾布、 無錫國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百川暢銀環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鄉仲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安陽艾爾旺新能源環境、成都中科能源環保有限公司、上海環保工程成套有限公司、科藍博(北京)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石垣環境機械(蘇州)有限公司、上海美伽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力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維美德自動化公司、德國 Prof. Numrich GEV 、昆山威勝達環保設備有限公司、遼寧裕嘉和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國禎環保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中安清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奧圖泰、菱重環環境技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河南光宇鴻愷電子、普茨邁斯特、艾特克控股集團、陜西先科環境、帕克環保技術、山東省環保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龍之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凱英科技發展、上海萊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泰譽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市百明匯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無錫愛姆迪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神美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同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東華利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南京萬德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創源環保有限公司、江蘇東邦機械有限公司、北京華瑞朗斯水資源科技有限公司、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加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康識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凱英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索理思(巴斯夫)、廣東天凱環保有限公司、上海貢境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寶聯氣體有限公司、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源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天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貝卡特環境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大連邁克環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九洲環境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卓錦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凱能電器科技有限公司、天府重工有限公司、徐州三原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華嚴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清源華建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廣東芬藍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寧波甬和環保科技公司、格蘭富(上海)公司、青島金海晟環保科技公司、浙江三聯環保科技公司、南京萬德斯環保科技公司、青島思普潤環保科技公司、愛森絮凝劑中國公司、山東中科恒源環保公司、江蘇康泰環保科技公司、山東恒遠利廢環保公司、深圳深能環保上洋公司、揚州四啟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煙臺桑尼核星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國美水技術公司、山東創業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太原正陽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大連海川博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博一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和惠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重慶金瑞圖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香港僑邦國際有限公司、  上海環信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中鋁山東有限公司、華章科技、杭州楚天科技有限公司、常熟市德潤智慧能源有限公司、重慶澤正、九洲環境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愛森(中國)絮凝劑有限公司、浙江卓錦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巨旋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廈門曙光偉業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徐州格雷安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四川宏佳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菱重環環境技術服務(北京)有限公司、湖南奇思環保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寧波格林蘭生物質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杰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山東蔚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發環保(集團)有限公司  等。


五、企業贊助方案(不講價)

1、聯合主辦單位(贊助費15-20萬元) 

2、協辦單位 (贊助費6萬元) 

3、大會上發言(報告15分鐘+5分鐘問答)/ 文章發表2-3篇/2個代表,發資料,現場展示易拉寶1個,論文集前彩插廣告1P等共計3萬元。 

4、會場外集中展示區展示桌(3萬元每個,含2人參會費)。 

5、其他贊助方式(如禮品、晚宴、抽獎獎品等),按實際發生金額支付。

6、會議論文集廣告:封底15000元;封二12000元;封三10000元;前彩插首末頁:12000元/頁;前彩色插頁:8000元/頁。 

7、政府部門、水務集團、設計院(集團)本單位團體 30人以上的,前30人按照2000元每人,超過30人的會議代表超過部分免費(同一單位,只收前30人會議費),但須提前回執到 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審核通過。


有意協辦或在會上進行交流、宣傳的水務、工程公司、設備廠家等可與編輯部聯系(高女士 13811934032)。

 

六、參會和住宿

會務費:

普通參會人員(設計院、水務公司、政府部門)為2300元/人(含會務、資料、場地、用餐、參觀考察等費用);2020年2月10日前返回參會回執并匯款的普通參會人員為2000元/人;設備工程技術企業參會人員為2900元/人;2020年2月10日前返回參會回執并匯款的設備廠家參會人員為2600元/人。現場不能刷卡交會議費。 

 

組委會聯系方式 

聯系人 :


高   飛 13811934032 微信同號

吳曉齊 13683296492 

宋  凱 15022358405

曲  玲 13521335700 

宋  超 13681351252


E-mail:410305594@qq.com  


轉發朋友圈贈送2019年污泥論壇論文集一冊,將郵寄詳細信息發至525595277@qq.com.

上一篇:首屆亞洲環境治理研討會在昆明舉行

下一篇:西安首屆水博會召開 大咖齊聚古都共襄絲路水務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