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號:       密碼:       驗證碼:     看不清?

環保大咖齊聚長安 共破古都污泥難題當前位置:首頁 > 展會信息 > 正文

   ——“第六屆污泥高峰論壇”在西安舉行

20201月11日,由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城市廢棄物資源化專業委員會主辦、全國污泥處理處置促進會協辦的“第六屆污泥高峰論壇”在陜西省西安市隆重召開。

2019年5月,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方案要求加快推進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改造和建設,進而推進污泥處理處置設施的建設。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理事長張悅、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戴曉虎、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陳同斌等行業大咖出席了本次會議,共同交流探討污泥處理處置方面的政策、建設、運行等經驗,為破解城鎮污泥處理處置難題獻計獻策,并對新形勢下我國污泥處理處置的現狀、技術與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度分析。

污泥處理是對污泥進行減量化、穩定化和無害化處理的過程。對現代化的污水處理廠而言,污泥的處理與處置已成為污水處理系統運行中最復雜、且花費最高的一部分。2019年3月,西安市下發《西安市污泥安全處置工作實施方案》,提出要積極探索污泥無害化安全處理處置新技術和資源再生利用產業發展新途徑,逐步形成“以政府購買服務為主導,社會企業充分參與、部門監管與市場調節共同發力”的污泥處置新機制,確保污泥處置達到“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要求,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目標。

泥促會理事長楊向平表示,污泥是一項社會化工作,鏈條很長,所以需要從事這項工作的裝備、運行、管理、建設的企業,不僅要實踐,更要積累經驗、深入研究,用科學的數據來使大家形成共識。在技術創新方面,應更多地從結構上、形式上、工業化、模塊化方面進行創新。隨著土地資源的日益稀缺,占地小、投入少、效果好的處理技術將成為重點發展趨勢。

近幾年的污泥處理處置工作中,污泥產物出路問題一直困擾著行業主管部門對于污泥治理的技術工藝路線選擇,行業內一直在進行不懈的探索和實踐。讓污泥出路有法規政策可依,有國家、地方的重視支持和健全的收費機制,市場化、專業化、跨產業化解決污泥出路成為行業共同的呼聲。

與會專家們紛紛表示,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方法要遵循“綠色、循環、低碳”的技術路線。從前端處理階段節約資源、無化學物添加,使污泥成為資源再回到土地,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形成良性循環。

會上,景津環保、晟啟能源、中科博聯、首創污泥、圣騎士集團、鴻生源、綠水股份、普拉克環保、康碧集團、復潔環保、龍昌機械、正和盛坤、力達環境、聚慧科技等幾十家行業龍頭企業、污泥處置相關建設及運營單位的參會嘉賓分享了污泥干化焚燒等處理技術及工程應用方面的成功實踐經驗。

今年登陸A股市場的景津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姜桂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面對市場需求的不斷加大,景津環保在不斷拓寬市場的同時,加大技術改進和創新力度也是其發展的重中之重。據悉,目前公司以北京、上海、澳門、香港、深圳等市政的污泥治理為例,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開發了低溫干化功能,使其在治理過程中既能達到脫水效果,又不會產生污染物質和廢氣,在優化技術的同時適應了發展新需求。

北京中科博聯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論壇上介紹了一體化智能好氧發酵裝備的創新成果。該設備采用全球首創的多功能環保機器人,配合智能曝氣與高效除臭系統,取替了傳統發酵工藝中的輸送、布料等十大功能。目前,該裝備已在內蒙古、河北、江蘇、重慶、廣西、云南等地成功應用,處理后的污泥發酵產物將用作園林綠化、土地改良、燃料等。另外,設備配套的“固廢管家”APP利用云平臺大數據處理,實時數據反饋,便于掌控日常運行參數。

參加本次會議的有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及國內相關行業主管單位、設計院、行業協會、水務龍頭企業、運營單位、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代表近400。論壇期間與會人員深度探討、分享交流污泥處理處置無害化創新技術、相關政策與工程項目實踐。進一步加大了污泥資源化利用產業的發展信心,更好的推動了污泥處理處置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發展進程。

論壇結束后,與會人員參觀了西安市第三污水處理廠及污泥處理處置項目,進一步研究了解西安當地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實踐經驗和經典案例。隨著城市生態建設的推進,西安市污水處理能力明顯提升,但污水處理后產生的污泥也大幅增加。要應對污泥處置困境,最大限度減少污泥產生量、提升污泥處理處置能力是當務之急。

本次召開的高峰論壇是全國泥促會組織的第屆專題交流活動,泥促會的主要宗旨是開展污泥處理處置技術交流及政策咨詢,調研污泥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和難題,推動污泥示范工程建設,推廣循環利用和低碳技術應用,促進污泥行業健康發展。


上一篇:西安首屆水博會召開 大咖齊聚古都共襄絲路水務盛事

下一篇:第三屆污泥處理產物出路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