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號:       密碼:       驗證碼:     看不清?

專項資金助推農村環境整治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新聞動態 > 正文

專項資金助推農村環境整治

今年國家投入10億元治理重點地區環境問題突出的村莊

日期:2009-05-25  作者:中國環境報記者 文雯


2008年,按照全國農村環保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中央財政設立了農村環保專項資金。2009年4月下旬,財政部會同環境保護部出臺了《中央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和《中央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并制定了項目申報指南。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負責人日前就中央農村環保專項資金管理的有關情況接受了記者采訪。
5億元專項資金推進農村環保
目前農村環保投入還處于起步階段。據測算,全國農村每年產生生活污水約90億噸,生活垃圾約2.8億噸,絕大多數污水隨意排放,垃圾隨意堆置。全國近2.5億農村人口還存在飲水不安全問題,土壤污染威脅著農產品安全,畜禽養殖污染已對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造成嚴重影響。而全國近70萬個行政村中,絕大部分沒有建設配套的污染防治設施,污染治理還處于空白狀態。
2008年,國務院首次召開了全國農村環保工作會議,李克強副總理在會上提出了采取“以獎促治”方式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以獎代補”方式推進生態示范創建。財政部設立了中央農村環保專項資金,從一般預算資金中安排了5億元啟動資金。
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負責人介紹說,2008年專項資金優先支持在國家環保相關規劃確定的重點流域、區域中存在群眾反映強烈、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突出環境問題的村莊;同時支持近3年獲得“國家級生態村”或“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的村鎮(鄉)。項目組織申報通知下發后,各地反響熱烈,共申報項目3364個,申請資金約50億元。
財政部、環境保護部共同組成專家組篩選出700個支持村鎮,其中:“以獎促治”方式支持600個環境綜合整治村莊,約4.5億元;“以獎代補”方式支持100個生態示范建設村鎮,約5000萬元。通過專項資金支持,將有超過400余萬的農村人口直接受益,帶動各地農村環保投資近10億元。
這位負責人解釋說,在具體安排上,專項資金除對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關心的、群眾和媒體反響強烈的117個“問題村”進行集中支持外,對國家重點扶持地區新疆和寧夏以及對一些農村污染較為嚴重的農業大省進行了重點支持,支持重點地區主要包括河南、安徽、貴州、湖南、遼寧、新疆、湖北、寧夏等。
比如,在河南省,給38個村莊安排了專項資金;貴州省安排了31個村莊,集中解決原土法煉鋅對當地環境造成的嚴重污染。針對媒體報道的湖北監利縣釩污染和安徽奎河水污染問題,安徽省40個村莊獲得了專項資金支持,其中受奎河水污染影響的村莊21個;對湖北省監利縣的問題,專項資金為報道中涉及的容城鎮江心臺村安排了100萬元的環境綜合整治經費。
中央農村環保專項資金設立后,各地紛紛響應。湖北省以仙洪新農村試驗區為試點,重點實施“兩清”、“兩減”、“兩治、兩創”示范工程,按照“政府資金引導、社會資金支持、農民積極參與”的原則,建立農村環境保護多渠道投入機制;湖南省以推廣長沙市農村環保工作經驗為重點,實施農村環?!八臐崱笔痉豆こ探ㄔO,注重相關實用技術推廣,積極探索農村環保工作新道路;浙江省深入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和農村環境“五整治一提高”等工程,強化各項工作機制和保障措施,積極推進農村環境保護工作。
在開展農村環境保護工作過程中,無論是東部經濟實力較強的省份,還是中西部經濟欠發達的省份,都加大投入力度,做好資金落實工作。2008年,浙江省安排專項資金4億元用于“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實施;遼寧省從省級環保專項資金中安排2500萬元用于支持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實施;四川省除落實好中央農村環保專項配套資金外,還投資1.5億元,集中用于300個村鎮集中居住區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新制度保證項目順利進行
農村環境保護工作起步晚、起點低,管理基礎薄弱,如何在專項資金管理過程中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今年年初,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環境保護部、財政部、發改委《關于實行“以獎促治”加快解決突出的農村環境問題實施方案》,為“以獎促治”政策指明了方向。這位負責人表示,環境保護部將按照實施方案要求,積極配合財政部,以中央農村環保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管理辦法以及申報指南為載體,著力推進專項資金管理體制機制建設。
他介紹說,“以獎促治”政策,旨在對采取有力措施、積極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地方給予資金補助,促進環境綜合整治取得成效。從這個角度講,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責任主要在于地方政府,資金投入以地方財政為主,中央財政資金重在引導。
資金重點支持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歷史遺留的農村工礦污染治理、農業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以及其他與村莊環境質量改善密切相關的環境綜合整治措施。
“以獎代補”政策是對環境保護部命名的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和國家級生態村予以獎勵,鼓勵各地開展生態示范建設。資金重點支持通過開展生態示范建設,達到環境保護部有關生態示范建設標準的村鎮。
另外,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涉及部門較多,不僅需要環保部門上下齊心協力,更需要政府各部門協同配合,整合資源,建立長效機制。比如,2008年遼寧省財政廳與有關部門充分溝通,整合農業、水利、林業、建設、交通、衛生、國土資源等部門專項資金,集中支持“環保攻堅惠民”實踐活動,整合資金規模達4.2億元,形成綜合效益。其他省市也有類似做法。
這位負責人表示,在設計“以獎促治”和“以獎代補”這兩項辦法時,環境保護部積極推行5項機制、5項制度。5項機制是:“中央引導、地方推動,創新機制、上下聯動,突出重點、因地制宜,明確責任、加強監管,公開透明、追蹤問效”;5項制度是:“責任制、報備制、農民參與制、公示制、縣級財政報賬制”。5項制度是充分考慮農村環保特點,按照指導性、效率性、強化監管等方面要求設計的。
“一定要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突出污染治理的重點內容和區域,制定有限目標,分步實施。在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的基礎上,通過示范作用,以點帶面,逐步擴大治理范圍?!边@位負責人表示,整治農村環境一定要從實際出發,注意尊重農民意愿,切忌搞形式主義。各地應結合本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生態環境條件、環境綜合整治實際需要和投資可能,選取農村環保適用技術,因地制宜,保障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取得預期成果。
10億元資金重點防治農村水污染
這位負責人透露,2009年,中央財政擬安排10億元資金用于農村環境保護,資金規模在2008年的基礎上翻了一番。2009年專項資金支持重點范圍確定在水污染防治重點流域、區域以及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范圍內,群眾反映強烈、環境問題突出的村莊。
為體現規模效應和示范效應,充分發揮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鼓勵存在同一類環境污染問題的連片村莊進行綜合治理;鼓勵建設多個村莊同時受益的集中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鼓勵借助城市、城鎮公共環保設施提高環境綜合整治效果。在具體操作上,專項資金以集中連片支持和分散支持相結合,體現規模效應和示范效應。
這位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環境保護部的工作重點,主要是配合好財政部做好以下4項工作:一是組織好2009年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和審查,爭取盡快下達資金;二是針對目前各地農村環保實用技術嚴重缺乏的實際情況,環境保護部擬收集各地農村環保實用技術,匯總形成全國農村環境保護實用技術手冊,提高專項資金使用效率和效果;三是按照國辦文件要求,2008年安排項目必須在今年6月底前完工、8月各省完成項目驗收并將有關情況報送財政部、環境保護部。下半年將組織專門力量,對專項資金和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核查,核查結果與明年專項資金安排規模聯動;四是開展農村環保專項資金宣傳報道,使“以獎促治”和“以獎代補”政策深入民心,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力量投身到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當中。


來源:中國環境報

上一篇:杭州推出服務企業新措施

下一篇:呼喚綠色中國活動在武漢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