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鋼廠生產恢復較快 落后產能比重較高
鋼企盲目擴產 國家緊急叫停
各地工信部門要會同環保、發改委等部門明確淘汰企業名單,當地商業銀行應減少或停止貸款
日期:2009-05-15
中國環境報綜合報道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遏制鋼鐵行業產量過快增長的勢頭,對不顧市場需求盲目擴大生產的鋼鐵企業,要商請當地商業銀行減少或停止貸款。
工信部近日下發的《關于遏制鋼鐵行業產量過快增長的緊急通報》(以下簡稱《通報》)中指出,當前中國鋼鐵行業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鋼鐵總量嚴重過剩,板材問題尤為突出;落后產能比重較高,恢復生產存在盲目性。
《通報》認為,在下游行業尚未完全復蘇的情況下,鋼鐵行業必須把控制總量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要堅決遏制產量過快增長,進一步加大銀企銜接工作力度,對落后鋼鐵企業、不顧市場需求盲目擴大生產的鋼鐵企業,要商請當地商業銀行減少或停止貸款。嚴格執行差別電價政策,對20噸及以下轉爐電爐等淘汰類,2005年8月以后建設的120噸以下轉爐、70噸以下電爐、1000立方米以下高爐等限制類生產能力繼續實施淘汰類、限制類差別電價。
據2005年統計,屬于淘汰類的落后煉鐵產能114億噸、煉鋼產能5678萬噸。經過幾年努力,一半左右的落后煉鐵產能和大部分落后煉鋼產能已被淘汰。按照國務院新近頒布的《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到2011年年底前,要在繼續淘汰剩余的落后煉鐵產能5340萬噸、煉鋼產能320萬噸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標準,再淘汰落后煉鐵產能7200萬噸、煉鋼產能2500萬噸。
目前,各地的中小鋼廠借助其成本優勢,生產恢復較快,增產存在較大盲目性。近幾年,我國鋼鐵產能過剩約7300萬噸。首鋼曹妃甸、鞍鋼鲅魚圈等重大項目建成后,由于市場需求萎縮、價格低迷,遲遲不能正常投產。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粗鋼產量同比增長1.39%,而同期全球粗鋼產量同比下降22.8%。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鋼鐵產量居高不下,主要是因為產能嚴重過剩,各地中小鋼廠借助其成本優勢,生產恢復較快,二是低端產品市場的拉動,三是經營機制相對靈活,四是環保標準執行力度不夠,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較少。隨著國內已建成的大型生產裝置試車投產,產能將進一步增加。
《通報》指出,今后鋼鐵行業將嚴格執行《大氣污染防治法》、《安全生產法》、《節約能源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等法律法規,依法關停落后產能。各地工業主管部門要按照《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要求,會同環保、發改委等部門進一步細化措施,落實責任,明確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和裝置名單,力爭提前完成已與國家發改委簽訂責任書的落后鋼鐵企業(裝備)淘汰任務,其他未簽訂責任書的屬于淘汰類的煉鐵、煉鋼、軋鋼能力也要按期全部淘汰。
同時,鋼鐵行業必須加強技術改造和企業管理。《通報》要求,鋼鐵企業要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利用當前投資成本較低的有利時機,把技術改造作為投資的重點,積極采用燒結余熱利用等節能降耗技術、低品位難選冶鐵礦等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發展高強度機械用鋼等高端鋼材品種,淘汰改造企業內部的落后工藝裝備。要進一步加強成本管理、資金管理、質量管理和營銷管理,不斷改善技術經濟指標。通過技術改造和加強管理,降低生產成本,優化品種結構,提高品種質量,培育新的效益增長點,提高綜合競爭力。
■相關鏈接
鋼鐵行業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國污染物排放量的比重較大,據統計,2007年,鋼鐵行業排放二氧化硫172.8萬噸,占全國二氧化硫排 放量的7%;粉塵排放量為107.3萬噸,約占全國粉塵排放量的15%;固體廢棄物產生量為22850萬噸,約占全國固體廢棄物產生量的13%; 廢水排放量約占全國總排廢水量的8%。在國家規定的酸雨、二氧化硫“兩控區”內的鋼產量占全國的75%左右。
來源:中國環境報
上一篇:杭州推出服務企業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