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量
誤區:設計和運行的膜通量提高增強了該技術的競爭力。
事實:在過去10年里,設計和運行的膜通量提高非常有限,膜組件的價格下降是一個事實。
評論:設計和運行的膜通量提高增強了該技術的競爭力,這個肯定是不爭的事實,我國MBR技術從幾頓、幾十噸、幾百噸、幾千噸、幾萬噸、乃至十萬噸的規模,從設計上就是一種挑戰。從膜組件角度來看,我國MBR技術濾膜抗污染能力的提升,運行時間清洗周期的延長都是科技人員不斷創造的結果,沒有發展的化,今天我國的MBR項目就不會長足發展,而是倒退了。組件價格的降低只能MBR技術的成熟,競爭的結果,同時也說明了膜組件產量的提高,從而性價比的提高。
2. 能耗
誤區:MBR的能耗低于1度電/噸水。
事實:對于大型污水處理廠,經過精湛的設計、高超的優化運行可以達到,對于小型污水處理廠則不是。而且對于不是滿負荷的污水廠,更是達不到。
評論:片面看待MBR技術,不管是任何工藝,只要不滿負荷運行,哪個技術都會造成運行能耗高。如果早知道不能滿負荷運行,采取模塊化設計,根據不同水量進行有效的模塊運行,不就可以降低運行成本了嗎。從技術角度講,本質上MBR技術更適合于模塊化設計。
3. 工藝競爭力
誤區:MBR將取代傳統活性污泥工藝。
事實:除非有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否則不可能。MBR工藝適用于中型污水處理廠(5000-100,000PE)的污水廠,且目的是要求回用,或減少占地面積。實際上,國外這種所謂的中型污水廠,在國內也只能算小型污水廠,規模約為1000噸/日~2萬噸/日。
評論:的確,沒有任何一項技術可以完全顛覆其他技術,但不可否認的是MBR在取代二沉池,的確帶來了最佳的出水水質,給我國在目前的污染環境下,對解決當前環保問題,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方案。對于MBR適應什么水量,個人覺得猶如有些專家評估三峽大壩的危害一樣。做什么事情都應該存在利與弊,我們唯一要評估的是利與弊的平衡點。既然國外能做5萬噸,中國做10萬噸、20萬噸有何不可呢,本質上有多少區別呢。10萬、20萬,從模塊化設計角度,也就是2個5萬噸并聯,4個5萬噸并聯而已。國外這么大規模不是不想建,沒這么大水量的污水處理廠吧。
4. 分散式污水處理
誤區:MBR是解決分散式污水處理的良方。
事實:MBR工藝對人口當量低于5000(約1000噸/日)的規模并不經濟。
評論:分散式污水處理在我國發展最關鍵的難點在哪里?我想并不是經濟性為題,而是操作性問題。我們能說人工濕地不適合南方地區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嗎?肯定不是,這種生態系統肯定是沒問題的。我想說的是誰來管理?是來維護?一旦一年內沒人打理,那還是人工濕地嗎?就是一堆雜草,一個典型的污染源,要想恢復,重新再來。這樣的技術經濟嗎?
我不認為MBR技術是解決分散式污水的唯一途徑,如果說是良方,我是贊同這樣的觀點的。良好的出水水質,快速的啟動能力以及無人看管的動力運行,都為其解決局部污染,降低人的操作能力起到的保障作用。
5. 對工藝的性能的影響
誤區:膜可以提高工藝的性能。
事實:除了對消毒性能和濁度有好的表現,其他性能與膜沒有關系。而且膜的使用對系統的水量變化有苛刻的要求,運行的靈活性必須有足夠大的空間,否則膜難以應對水量的變化。
評論:所謂MBR技術,就是微生物技術與膜分離技術的有效結合,本質上單獨開來就是微生物技術、膜分離技術,獨立運作,難以體現其效能,譬如最早實現的MBR技術:好氧+二沉+超濾的曾經式MBR技術,其主要作用就是對消毒性能和濁度有好的表現。而現在流行的內置式或者外置式MBR技術,毫無爭議的是把微生物技術與膜分離技術的有機結合,實現了1+1>2的功效。你能說微生物的污泥濃度成倍的提高是假的?目前所有運行的MBR系統出水水質得到有效的改善也不是事實?我個人接觸的MBR技術在工業廢水中的應用不低于100項,出水水質得到甲方的認可,也不是1-2個。
同時MBR技術較高的污泥濃度,我們認為其抗沖擊能力更強,我相信筆者所要說的應該是膜生物反應器不能應對較大的水量變化。我相信傳統技術本質更難應對水質水量的波動,如果適應,只能說明設計時設計偏大。
6.消毒
誤區:超濾消毒性能比微濾的消毒性能好。
事實:對細菌并非如此,超濾和微濾都可以實現6Log的去除。
評論:大部分MBR技術所用濾膜孔徑基本介于0.05-0.4微米之間,介于超濾和微濾。對微生物的截留作用是明顯的。
7.痕量有機污染物
誤區:MBR可以更好地去除痕量有機污染物。
事實:在相同運行參數條件下,MBR與傳統活性污泥工藝在這方面并無顯著差異。
評論:因沒看該論文,還不知道痕量有機污染物具體指代不作評論。但MBR技術對大分子有機物的截留,足夠停留時間的降解作用是活性污泥難以比擬的。
8.污泥產量
誤區:MBR工藝的產泥量少。
事實:由于膜對SS的截留,MBR工藝比傳統活性污泥工藝的產泥量更高。產泥量低需要有足夠長的泥齡,此時的投資和運行成本將大幅度上升。
評論:膜對SS的截留與產泥量本質沒有直接關系。MBR系統微生物處于內源呼吸階段,產泥量低是在明顯不過的事實。
9.膜污染
誤區:多糖、蛋白質是膜污染的表征。
事實:這方面的研究并沒有取得一致性的結論,這些參數只是間接的表征,反映的是生物的絮凝特征。
評論:不作評價。膜污染不僅與生化系統有關,膜性能不好,再好的生化系統也白搭。
(來源:通用機械、環保水圈)
導讀
各有關單位: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有關要求部署,加強有關人員經驗交流,推動第二批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建設,由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學院主辦、繼續教育學院承辦,定于2019年8月21-23日哈爾濱組織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高級研修班,具體通知如下。
一、培訓時間
2019年8月21日-23日(20日報到)。報名人數限120人,報滿即止。正值旺季,酒店緊張,按先后回執預留房間。
二、培訓地點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市南崗區西大直街92號)。
三、主要內容
1.黑臭水體整治政策制度;
2.黑臭水體整治技術路線;
3.黑臭水體整治管理要求;
4.城市水循環系統4.0理論與實踐;
5.“廠-網-河(湖)”一體運維。;
6.黑臭水體整治經驗分享;
7.考察參觀
四、部分師資
報告人1:任南琪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城市水質轉化規律與保障技術”國家創新研究群體帶頭人。兼任國務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導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資源環境與地球科學部委員,國際水協會(IWA)Fellow,教育部環境類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能源學會副會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常務理事等。主要從事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改善對策,污水生物處理工藝、技術與設備,廢物資源化及能源化理論與技術,環境微生物系統生物學與生態學等方面研究。主持國家和省部級項目23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獎12項,全國創新爭先獎狀,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著作12部,發表論文SCI收錄60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1項。
報告人2:章林偉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會長(主持工作)兼秘書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原副司長,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1982年畢業于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給水排水專業,2002年獲哈尓濱工業大學環境工程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曾任建設部科技情報研究所副所長、建設部住宅產業化辦公室處長,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處長、副巡視員、副司長等職,是城鎮水務、海綿城市建設、城市生態修復、住宅建設及產業化等方面的資深專家。
報告人3:王家卓
高級工程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公司生態市政院院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導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理事,財政部PPP專家庫專家。參與多個和城市排水防澇、海綿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相關文件,參與編寫《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排水口、管道與檢查井治理技術指南》等多個標準規范和技術指南。先后負責海口美舍河治理、武漢機場河黃孝河治理、廈門筼筜湖治理等多個重大黑臭水體整治和流域綜合治理規劃設計項目以及海口、福州、武漢等多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技術咨詢工作。在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方案編寫和技術咨詢方面有較為豐富的經驗。先后獲得華夏科技進步二等獎、優秀城市規劃設計獎等獎項十多次。
報告人4:隋軍
研究員,廣東首匯藍天工程科技公司技術總監,住建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導專家委員會委員,《海綿城市建設評價標準》主要審查人員之一。1999年環保總局研究員,2011年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工程技術)專家,2010年度廣東省環保產業優秀企業家、2012年中國勘察設計行業優秀企業家。曾任廣州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總工、院長、廣州水務投資集團總工程師、廣州環境投資集團獨立董事。一直致力于市政工程、環境工程領域的工藝理論研究及工程設計、設備研制工作,對水環境綜合整治、黑臭水體治理、雨水低影響開發、給排水系統工程規劃、水力模型、水質模型構建與分析有深入的研究并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擅長高濃度有機廢水厭氧處理、難降解有機廢水深度處理、城市污水除磷脫氮、MBR工藝設計與優化運行等。主持完成多項城市污水處理重點項目。
五、培訓對象
全國各設計院、水務公司、環保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相關產業園區等單位的負責人,有志于環保產業投資的企業家、企業高管及環保類創業企業創始人等。
六、培訓費用
培訓費2980元/人,含培訓費、資料費、餐費(校內食堂)等。食宿統一安排。往返交通費、食宿費自理。報到及住宿地點為西苑賓館(法院街21號,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區內,標間價格268元)
培訓費需8月15日前完成匯款,由學校開具發票。如匯款或有其他繳費問題請與校方工作人員金老師聯系。
戶名:哈爾濱工業大學
開戶行名稱:工行哈市大直支行
賬號:3500040109008900513
匯款請注明“海綿班二期”字樣,便于及時查詢。
七、證書頒發
培訓合格,由哈爾濱工業大學頒發結業證書,證書加蓋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印并統一編號。
八、報名及聯系方式
為便于安排工作,請填寫培訓報名表(附件),并于招生截止日期前,電郵至招生聯系人。會務組聯系方式:
(1)招生聯系人:
吳曉齊:13683296492
宋 凱:15022358405
上一篇:【職業資格鑒定】工業廢水處理工國家職業資格鑒定培訓班
下一篇:《給水排水》給水排水 給水排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