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凈環保:行業龍頭經濟增長依然看除塵脫硫業務
公司公告2009年中報預增50%以上。業績預增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控股子公司沈陽沈房地產有限公司銷售收入確認,致使業績有所增長。
點評:
房地產銷售貢獻業績
據公司控股子公司沈房的銷售情況,預計2009年上半年房地產銷售貢獻的凈利潤在1500萬元左右,貢獻的EPS約0.07元。剔除房地產業務后,預計除塵脫硫主業凈利潤在7411萬元左右,貢獻的EPS約0.26元,同比增長25%以上。也就是說,中報增長50%以上的基礎是主業增長25%以上,房地產銷售收入的確認只是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
除了此次確認的房地產銷售收入外,公司房地產業務僅剩在沈陽有一塊29,373平方米的居住商業用地尚未開發。待這塊地開發完后,預計公司將不再從事房地產業務。
未來幾年增長依然看除塵脫硫業務
市場對于公司的分歧,主要是認為隨著火電脫硫市場容量的下滑,公司面臨的發展空間將越來越小。但是我們有不同觀點,我們承認火電脫硫市場容量往下走,但是隨著2008年底國家開始抓非火電脫硫市場以及海外除塵脫硫總包市場的開拓,公司面臨的市場空間實際上比以往更加廣闊。
首先,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政策的重點是控制煙塵和二氧化硫排放,這個政策在空氣質量得到實質性改善之前,都會一直執行下去。其次,我國現有煙塵排放標準過低,普遍在150mg/m3,合理的煙塵排放標準應該在50mg/m3或以上。煙塵排放標準急需提高,為了達到合理的排放標準,現有除塵設備有大量需要改造。最后,二氧化硫控制政策正在由火電向火電與非火電轉變,鋼鐵行業脫硫已經開始。所以,公司未來幾年增長依然看除塵脫硫業務。
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要想有效控制酸雨,不光要控制二氧化硫,還要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別會形成硫酸和硝酸)。如前.所述,國家已經為氮氧化物的控制做了準備工作:(1)將氮氧化物的排放納入統計范圍;(2)要求新建火電廠預留脫硝場地。預計氮氧化物控制很可能會成為『十二五』規劃的一部分。脫硝業務很可能在『十二五』期間和之后,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
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
除塵器行業的企業眾多,競爭比較無序,國內只有公司和菲達環保的除塵產品收入超過10億,其他公司的收入基本都在5億以下,公司已經連續6年處于行業龍頭地位,在電除塵行業的市場份額約15%。
脫硫行業同樣企業眾多,不僅五大電力集團中四家有自己的脫硫公司,五大電力集團外還有大量的脫硫公司,競爭異常激烈。不過公司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和成本控制能力,在脫硫行業取得了最快的發展。截至2008年底,公司已為電力行業配套脫硫裝置總裝機容量約4000萬KW,市場占有率達到11%,公司累計簽訂的脫硫合同全國排名第四,新簽脫硫合同全國排名第二,市場排名較2007年(累計脫硫合同全國排名第六)有了大幅提升。
脫硝行業在國內還處于起步階段,公司是目前少數幾家進入該行業的企業之一。公司與丹麥托普索公司進行技術合作,取得了華電福州可門電廠和石獅鴻山電廠共4臺60萬KW機組配套煙氣脫硝裝置依托工程,使公司在火電廠煙氣脫氮技術研究走在了全國前列,成為我國首批提供解決氮氧化物排放技術的環保企業。
增長空間分析
公司未來增長主要取決于:(1)在除塵行業增長性降低的情況下,公司能否提高市場份額。我們的判斷是,除塵行業的小企業正在退出,下游客戶更傾向于與大企業簽訂訂單。公司作為龍頭企業,市場份額會提升,行業集中度會提高。(2)在火電脫硫市場容量減少的情況下,公司能否提升非火電尤其是鋼鐵燒結機脫硫市場的份額。公司已經有3臺中小型燒結機干法脫硫設施正常運轉,現在正為寶鋼進行400平米大型燒結機干法脫硫工程,整個鋼鐵行業翹首以盼,因為至今鋼廠燒結機脫硫還沒有找到理想的方案。如果公司干法脫硫技術在400平米大型燒結機上應用成功,那么就會有更多鋼廠的大型燒結機脫硫項目選用公司的技術方案。(3)公司能否開拓海外總包市場。公司除塵、脫硫裝置之前主要以分包或者跟隨大型項目的形式出口,現在公司積極爭取海外小型火電站與除塵脫硫設施的總包項目。通常2*6萬KW火電機組的海外總包合同額在6億元左右,公司正在洽談的海外總包合同有兩個,如果成功,2010年海外總包的合同就可能超過10億元。
根據公司銷售人員反饋的市場情況,以及公司在除塵脫硫行業的地位,相信公司未來的增長優于行業的增長,而且公司是設備類上市公司中為數不多的訂單已經排到2010年的企業之一。
公司除塵脫硫業務目前手持訂單60多億,2009年全年和2010年的大半年已經排滿,訂單相當充足,預計公司2009、2010年的EPS分別為1.14、1.41元。目前同類環保公司PE普遍在30倍左右,我們認為合理的PE應為25倍,基于2009年預測EPS,公司目標價為28元。
公司自2000年底上市以來,堅持年年分紅,除2001年分紅率為31%外,其余各年分紅率均在40%以上。
風險因素
公司目前手持訂單排至2010年,2010年度訂單能否接滿以及未來成長性還存在不確定性。如果非火電脫硫市場和海外總包業務拓展不順利,很可能2010年度訂單不能接滿,未來成長空間受到制約。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公司2010-2011年的EPS會比我們的預測值低。
不過目前公司銷售人員反饋的市場需求還是比較積極的,各項業務都在順利開展,預計出現上述情況的可能性很小。
來自:證券導刊
上一篇:傅雯娟在考核陜西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實施情況時要求
下一篇:為減排提供法律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