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IGCC電站華能定點開建
關鍵詞:中國華能 IGCC 清潔煤技術
北極星電力新聞網訊 2009年7月6日,我國首座自主開發、設計、制造并建設的IGCC(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系統)示范工程項目――華能天津IGCC示范電站在天津臨港工業區正式開工,標志著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代表世界清潔煤技術前沿水平的“綠色煤電”計劃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開啟了我國清潔煤發電技術的新紀元。
華能集團公司總經理曹培璽宣布工程正式開工,華能集團公司黨組書記黃永達、天津市副市長王治平和國家電監會副主席王野平分別在開工儀式上致辭,華能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烏若思主持開工儀式。國家發改委、國家科技部、天津市各有關部門的領導和中電聯、國內各大能源企業的嘉賓以及參建單位的代表出席了開工儀式。
黃永達在講話中說,作為“綠色煤電”計劃第一階段的依托項目和我國首座自主開發、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建設的IGCC示范工程,華能綠色煤電天津IGCC示范工程的正式開工對進一步推動我國燃煤發電技術發展、促進煤炭高效清潔利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意義重大。華能集團一定努力依靠自身優勢,將該工程建設成為“高質量、高速度、低造價”的精品工程,確保將其建成國內最環保的燃煤示范電廠,為持續推進“綠色煤電”計劃夯實基礎,為加快清潔能源技術開發,占領未來煤電發展的制高點,提高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全球氣候的能力做出更大貢獻。
王治平說,華能集團作為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對天津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大力支持,在電力、港口等基礎設施以及金融服務領域相繼投資建設了一批重點項目。今天開工的IGCC電站示范工程,是實現煤炭高效利用、減少污染排放的重大節能環保項目,代表了世界清潔煤電技術的前沿水平,對于優化電力產業結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天津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將起到重要的示范和促進作用。
王野平在講話中表示,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煤炭消費約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的75%,加快發展高效環保的清潔煤發電技術是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和根本出路。華能集團一貫注重履行社會責任,致力于探索高效、清潔的發電技術,所倡導的“綠色煤電”計劃是未來清潔能源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華能天津IGCC示范工程的開工也是華能集團根據結合我國國情和企業實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希望華能集團建設好我國第一座IGCC示范電站,為我國潔凈煤發電技術做出更大的貢獻。
華能綠色煤電天津IGCC示范電站工程是“綠色煤電”計劃第一階段的依托項目,也是國家“十一五”863計劃重大項目。工程于2009年5月正式核準,位于天津濱海新區的臨港工業區,建設我國第一臺25萬千瓦等級整體煤氣化燃氣-蒸汽聯合循環(IGCC)發電機組,采用華能自主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000噸/天級兩段式干煤粉氣化爐,首臺機組計劃于2011年建成。
IGCC電站是目前世界上最環保的燃煤電廠,但目前在國內尚無先例。華能綠色煤電天津IGCC示范電站工程電站建成后,將成為我國最環保的燃煤示范電廠,發電效率達48%,脫硫效率達99%以上,可回收高純度的硫,并將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在較低水平,使污染物排放指標達到燃氣輪機發電機組的水平。該工程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更首次采用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對進一步推動我國潔凈煤發電技術發展、促進煤炭高效清潔利用和電源結構優化、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都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必將成為我國清潔煤發電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華能集團于2004年率先提出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代表世界清潔煤技術前沿水平的“綠色煤電”計劃,并于2005年聯合8家大型國有發電、煤炭和投資企業共同發起組建綠色煤電公司?!熬G色煤電”計劃是以煤氣化制氫、氫氣輪機聯合循環發電和燃料電池發電為主的一項新型發電技術,同時收集與處理二氧化碳,代表著未來清潔能源發展的主要趨勢。該技術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使煤炭發電達到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污染物近零排放,二是大幅度提高煤炭發電效率。目前該計劃的關鍵技術已被列入《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綠色煤電”計劃將分三個階段,用10年左右時間,開發出可推廣的綠色煤電示范電站。第一階段,在2011年前,建成25萬千瓦級IGCC示范電站。第二階段,研發綠色煤電關鍵技術。第三階段,實施綠色煤電示范項目,于2016年左右建成40萬千瓦級綠色煤電示范工程。
此前,為促進我國早日掌握二氧化碳減排的核心技術,華能集團公司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在華能北京熱電廠建成投產了我國首座年回收二氧化碳能力3000噸的燃煤電廠煙氣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于2008年12月在上海成立了國內第一個煤電溫室氣體減排研究中心。2009年3月,華能研發的清潔煤電關鍵技術——干煤粉加壓氣化技術成功打入國際能源市場。
來自:華能集團
下一篇:為減排提供法律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