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投資未用于產能過剩項目
已有259億元用于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建設
中國環境報綜合報道 記者從國務院新聞辦公室5月2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國家安排的投資中,沒有用于“兩高一資”和產能過剩方面的項目。
中央紀委常委、監察部副部長王偉,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審計署副審計長董大勝參加了新聞發布會。
穆虹在接受采訪時說,在實施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攬子計劃中,國家發改委不僅非常重視中央投資對即期內需的拉動,注重穩定經濟的效果。同時也非常重視節能減排和生態保護方面的要求。在安排這些投資的投向上,沒有安排用于“兩高一資”和產能過剩方面的項目,在兩輪中央檢查組的檢查和審計署的專項審計中,也尚沒有發現這方面的項目。另外,在安排投資的過程中,專門安排一部分投資用于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
穆虹進一步表示,為了體現對節能減排和生態保護工作的重視,采取了5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在今年已安排的3批中央投資3000億元中,有259億元專門用于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的建設。
二是嚴格執行國家節能環保方面的政策。在國務院前不久頒布的關于調整項目資本金比例的通知中,對“兩高”行業項目的資本金比例做了較大幅度的提高,目的是遏制“兩高”行業的低水平發展。今年國務院陸續頒布的10個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中,都對節能環保提出了相關要求。在前不久由財政部召開的全國新能源和節能會議上,也對這方面的工作做了專門部署,把新能源和節能減排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了出來。
三是財政部、國家發改委進一步完善了有利于節能減排的財稅和價格方面的政策。比如降低小排量乘用車的車輛購置稅、對高效節能的照明燈具給予財政補貼等。
四是繼續堅持國家提出的“十一五”期間的節能減排目標。國務院有關部門對各地區上一年度節能減排任務完成情況和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了評價考核,進一步強化各級政府的主導責任。在世界范圍內,一個國家把5年節能減排的目標作為約束性指標,并進行考核,這種做法是比較少見的,反映了中國政府的決心。
五是加強節能減排督促檢查。對上一年任務完成情況不好的,積極督促整改;對部分地區對高耗能企業實行優惠電價等錯誤的做法,限期進行糾正。
穆虹總結說,我們在擴內需、保增長的同時,絕不會放松對節能減排方面的要求。今年一季度,全國單位GDP的能耗同比下降了2.89%,降幅同比提高了0.27個百分點。
王偉表示,中央檢查組赴各地檢查過程中,也把防止新上高耗能、高污染的項目作為監督檢查的重點。
5月21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截至今年4月底,2008年四季度新增1000億元和2009年新增1300億元中央投資的進展情況。其中,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加快建設營造林約2900萬畝,新增污水處理能力約283萬噸/日、垃圾處理能力3155噸/日,鋪設管網2548公里,新增化學需氧量削減量約6.5萬噸。處理鉻渣約32萬噸,形成616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節水能力1.2億噸、循環利用廢物能力270萬噸。
來源:中國環境報
上一篇:上海將實行國四標準控制尾氣污染
下一篇:為減排提供法律支撐